近来不少人找我聊对超市的看法,好像对行业挺担忧的。我倒觉得都挺正常的,会关店的企业继续关店,能开店的企业继续开店,企业有其周期性。也没见哪个商业项目因为招不到超市受阻,签不下来的基本都是价格没谈拢。
总体来说,商超行业自己在不断迭代前行,有些企业找到了方向,继续乘风破浪;有些企业被困周期,无法自拔,甚至听不进声音,困境中挣扎。
关店引发的迷茫
一些经营十多年的老店,不少曾经都有过辉煌历史,在这些年突然不断关店。这种现象对于很多人的冲击很大,有的人觉得青春都消失。
超市经营合同是有周期,一般一个合约期为15年,部分场地因各种原因只有10年,也有谈判弱势的场地给到20年租约。
最近几年到了超市合约陆续到期的阶段。到期不能续约吗?为何一定要关闭?除了超市自身经营乏力外,有更低租金的场地可以替换是关键。这个与很多人觉得发展商会大规模提价导致超市无法承受存在偏差。
发展商提价肯定会存在,但是是少数。能够把一家超市拆成小铺出租的一般都是沿街店铺,这个时候终止合约对发展商是有价值的。如果是商业体项目提价把超市赶出去,最终还是要再招一家超市来配套,现在的行情,也不支持哪家超市会给予太高的租金。有些商业项目超市一旦撤离,甚至可能都会崩了。还有种情况是早期超市租的面积大,拿出很大部分做外租区,与发展商争利,这种情况通常发展商的诉求是缩小面积,而不是把超市踢出局。超市有时候不想缩小面积,也不愿意放弃外租区利益,相互就杠上,最终出局。
为什么超市会选择新址平替?假设按现在倒推15年是什么时候?2007年。这一年有两个特点,超市在捡钱,股市在狂奔。上市公司少,股市人傻钱多,大量的风投开始追捧连锁概念,不少超市在这些年都拿到钱了。
钱好拿,但那时候超市存在一个痛点,没有足够多可以开超市的物业,扩张受到限制。中国物业开始有了大的供量是2008年的四万亿开始,根据建设周期差不多在2011年后陆续出炉。
供需失衡。某三线城市一个物业出炉,十几家企业来围猎,租金拱到100元一平。为什么能拱那么高,因为那时候这个租金真能赚钱,再者风投可没时间等你慢慢发展,人家要上市才能变现,才能对后面的金主交代。
现在超市租金什么情况,以北京华联为例,其华北区含北京租金均值才35元,坪效最高的西南区租金均值20元一平。
物业的供给不足到过剩,超市租金经过10多年的发展,还不如之前。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关旧店开新店的替换现象。
这种替换对于超市是良性的,从老破旧搬到新房子,心情都舒畅了;对于发展商就得重新招租找出路。
品牌超市的失落
目前,比较刺激眼球的是明星企业纷纷产生不适应性,面临被逆淘汰,而此前明星企业是旗帜。
这与之前明星企业相对太顺利有关。明星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企业家一人之力托起来的,其他人都是配角。当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,一言堂企业变成企业最大的掣肘。
第一批开商场的人都是敢闯敢干的人,那个时候需求端井喷,你敢开店,同时能够拿到货,就是赢家。比如卖电视,闯广东的人,只要不是太倒霉,都发家了。
后来国内制造业发展起来,供给不是问题了,渠道不足成为社会痛点。只要有规模,能卖,你就是大佬。话语权从制造端转向渠道端,商场只要能够大幅压低进价,在市场上猛打价格战,就是王者。
这两个阶段能成功的,老板都是猛人。员工享受老板红利,成为坚实的拥护者。
转折点在于零供关系恶化和电商兴起,这个阶段人才的价值开始体现,老板的价值其实不那么重要。
这个阶段最标杆的企业其实是如日中天的苏宁,错过了改善零供关系和介入电商行业。后来想赶超,结果接连踩坑。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持,权力不下放,还采取的是先射箭再瞄准的路线,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先进入赛道,等风来。
记得那时候苏宁有个口号大概是:要让员工做专家,新员工要从生手变成熟手,老员工要变成能手。
当时跟朋友开玩笑说,如果苏宁能够:让专家做员工,让熟手变新员工,让能手变老员工,苏宁前途不可限量。
以前苏宁的口号好像是:人品优先,能力适度。可要打的是硬仗,能力适度要求是不是低了点。这种管理层工具化的理念,在企业方向明确强势阶段,员工只需要服从猛冲的时候可以。企业迷茫了,管理层习惯盲从,就动摇了。
以前的市场其实就是赚取廉价劳动力,人才的价值程度很低,只需要执行好即可。不论是渠道剥削内部员工,或渠道对制造端的榨取,制造端没有利润也只能继续从事剥削劳动力价值的路线。后来制造业都开始提升工人工资,陆续走品牌路线了。
零售渠道端没有在红利阶段进行改革,既没有打通产业链,也没有提升人才价值,反而被逼到弱势时,继续采用廉价劳动力路线,甚至裁员加大在职员工工作量,提高所谓人效。这种逆周期用人方式,最大弊端就是弱势时无人可用,甚至都想着另投明主。
谁在崛起
潮起潮落,市场总是在孕育机会,总有人逆势崛起。围城就是有人想进有人出,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。以福建等区域市场为例,看看谁在冲。
1、地域派系的崛起
永泰系:福州永泰县一大特产就是开超市,通过人带人,逐步成为超市行业重要一股力量。这几年不仅在福建渗透,南下广东,北上东北,四处扫店。
永泰系采用驻店股东+店长模式。驻店股东对整体进行把控,店长提供技术支持,接近于双店长制。门店有驻店股东,对于效率的关注度高,亏的是自己的钱,不能不上心。
店长的能力决定了门店运营水平,大卖场的人员流动,提供优质的店长补给。门店运营数据不能跟一些知名企业比,赚点小钱还是有的。
以前一些大超市开业首日动则两三百万销售额,年销售额几亿,现在基本触及不到这个峰值。正常超市开业首日在100万左右,算很好的。一年销售额定个几千万挺滋润的。时代过去了,峰值也过去了。超市引流能力已经很弱了。
之前很多人觉得超市给购物中心带流量,这几年一些超市已经到了购物中心给超市导流的地步了。没办法,得救啊,不能看着超市倒了。影院已经彻底没有引流能力了,现在是哪个购物中心强,配套的影院票房坚挺些;购物中心弱,就没有能够票房做多高的。就像社零不行了,必须拉动汽车和石油权重板块。购物中心只能含着泪不断救场。
引进花架子的超市,开补贴做公关,有时候还不如这种实实在在的超市来得好。稳住基本盘即可。
永泰系超市的底有驻店股东进行保障,不会轻易关店,轻易亏钱。赚太多钱除非天时地利人和到位,顶部不高,超预期太多也不太会出现,基本在预估值范围。
永泰系扩张的资金来源有很大部分来自于永泰县银行体系,永泰县为了发展超市特色,只要签下物业合同,银行机构就给予贷款支持。永泰系超市基本经营得还不错,也为永泰银行创造了不菲的利息收入,相辅相成,抱团出击全国市场。
另一块资金来源于当地先发展起来的个人,这部分人逐步转型为投资人,都是一个地方人,有着极高的信任度以及帮扶老乡一起发展的心态。同时他们会把自己的资源深度嫁接进去,推动企业发展。
2、拟冲击上市的企业
比如近年来很猛的那家。做预备过程中,销售规模只能上不能下。想提升单店业绩不是太容易,开店提高销售额相对来说更简单。这也成为其逆势扩张的基因,很多物业敢抢敢拿,哪怕一时不是太看好。当然有想法冲击上市的,实力自然不会太差。只能撑到上市那刻,很多问题都有了更多解决方案。
其它一些不相上下的企业,也突然觉得够得着上市门槛了。特别是它们纷纷把一些知名超市打趴,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觉就上来了。
3、知名企业离职人员创业超市逐步跑开
某知名生鲜超市区总出来创立的金色四季超市,近年拓店开始加速。有几个场地是别人关店倒闭的,接手后被起死回生,甚至成为所在区域销售额最好的。不做外租柜,不做线上,专心只做实体门店,更迎合了购物中心的需求。强运营的市场认可度非常强。有些店有些企业真不是市场原因不行,人员重构后,就被人家玩起来了。
某外资超市出来创立的某生鲜超市这段时间又开了两家,专门降维打更传统的超市。和金主联手,有其迷之自信的能力,也是在稳稳地冲。虽然现在门店数不多,还没规模,店开多了,也就跑出来了。在外资超市忍了那么久,终于奔放自由了。
4、国资进军超市业
疫情期间,暴露了超市分布极不均衡,有些区域市民购物极度困难,这让地方开始思考民生问题。这两三年,地方通过城投、供销等平台,直接进场增多。
通过城投进场的好处是城投手上有很多物业闲置,直接可利用,加上地方供应链公司有的是并入城投体系,开个超市倒也合理。就是缺乏超市运营能力,哪怕已经提前知道哪里急需开超市,市场容量有多大,只能被动满足民生。
跟某地聊过这个话题,保民生不一定要自己亲自下场玩。
早期不论地方或发展商都喜欢引入知名超级大卖场,超级卖场也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。但超级卖场供应链不在本地,发生危机需要调货时,总仓隔了几个省。民众可以理解特殊情况,甚至也可以理解涨价,但没货就不是理解能接受的。跨省调货产生的时间,可能会让民众短期出现一定的恐慌。
正常时候,超级卖场对于本地的整体贡献也是有限的。当地有种特产挺有名的,可是隔壁市同样的特产更有名,这些超级卖场全部选择头部商品进行销售,本地的这种特产根本挤不进超级卖场渠道。加上本地超市受到冲击,当地这种特产生存空间不断被压抑,只能通过一些小渠道维持。
超级卖场进场严格,会对商家商品竞争力、产能稳定性、物流运输性能、资金承压力进行测试,小商家难以匹配。特别是农产品,农民种植量小,分散,供应不稳定等,与超级卖场要求差距较大。加上各种进场费、条码费等等,很多都是农民无法承载的。如果是十几年前,农民卖完货,一结算,卖货赚的钱可能还不够抵扣各种进场费用,还要倒欠超市钱。加上有些超市农产品检测点设的老远,你要跨区域去绕一圈,对于本地农民非常不友好。更多的商户是连去谈都懒得去,本地门店没有采购权,要到区域总部,区域总部谈完还要到全国总部,部部都得打通关。
本地商家没有能力触达到卖场,销售能力就越来越受到限制,在地的就业、税收等等都要受到影响。
地方有必要扶持当地零售企业做起来,小商户跟小型零售企业才是门当户对。等当地零售企业发展起来,扩张到外地,本地产品也就跟着销售出去。
与其自己亲自下场,不如通过注资等方式扶持一家,并督促企业进行更加市场化的改革,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,更能让在地民众和商户、农民受益。
疫情下,只要不是网点被封,超市大部分都是赚钱的,缺人缺货缺配送能力为主。有时候因为价格上涨等原因被骂,会觉得自己那么努力,还不被理解,有点心力憔悴。上市的企业报表就不那么纯粹。按地方对自己所在地的分析,卖场、社区店、便利店等都有其空间。不少地方工作报告,对于社区店、便利店都有明确的意见。
商超行业远没到饱和状态,商超企业对于选址、对于运营等能力是否有待重新梳理,是企业值得思考的问题。围城就是有人进有人出,以前很多百强榜的企业都不在了,很多新进入百强的企业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过,市场总是在不断迭代过程中。